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 > 要学着去尊重老人的意愿

要学着去尊重老人的意愿

2024-07-02 00:35:58 [娱乐] 来源:离本依末网
父母为子女操劳了一辈子,去尊子女总是重老希望老人晚年可以过的很舒服,但是意愿老人一般都跟子女的想法不同,我们要去顺着老人的去尊意愿来,不可以束缚住老人。重老

有些子女非常孝顺,意愿他们觉得在自己小的去尊时候,父母给了自己最无微不至的重老关怀,现在父母老了,意愿行动不方便了,去尊甚至失去了部分的重老自理能力,同样需要照顾了,意愿于是去尊自己也应该想尽一切办法给他们最细腻的照料,凡事尽量不要再让他们操心,重老应该倾尽所能地为他们安排好生活中的意愿一切事情。怕父母出门容易摔着,所以无论他们去哪儿都尽量陪同;怕父母三餐营养不够均衡,所以亲自搭配;怕父母冻着,所以提前为父母准备好要穿的衣服。总觉得,父母操心了一辈子,现在是时候享享清福了,这些儿女能操的心就都替父母操了。这绝对是我们日常观念中的好子女,如果邻居看到这样的子女,也会举起拇指称赞。但这样煞费苦心地照顾父母的一切,真的就是对他们好吗?

实际上,包办老人的一切日常生活,对他们有害无利。无可厚非,相比较青壮年,老年人的自理能力确实受到了限制,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。但是,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,让他们掌控自己的生活,不仅是有利的,更是必须的。

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一项实验,他将某养老院的老年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,对照组像往常一样生活——被护士无微不至地照顾,而实验组则多出一些自由项目:老人们可以独立照料一盆自己选择的花草,还可以自己选择床单的颜色并负责将它铺好,每周四晚上还可以选择自己想看的录像节目。总之,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地选择、支配自己的生活起居,结果如何呢?

无论是对生活的满意度、幸福感、还是身体的健康程度,那些被要求部分照料自己生活的老年人(实验组)都显着高于对照组,死亡率则显着低于对照组。事实证明,那些有权利自由生活的老年人更快乐,也更健康。

对于老年人来说,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远远不止是生活的不便利,更是对生活的无力感和不被需要感,这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,他们非常因此感到寂寞和无助。老年人时常感到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,每天都没有目标,换句话说,就是失去了“奔头”,在空虚的时光里,他们更容易胡思乱想,过分在意自己的身体,或者一味地回忆年轻时的经历,这是使他们陷入无尽的迷茫和病痛的一大原因。

我们早已经不再生活在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时代里,如今抛给子女的新命题,是如何让老人过得舒服而知足,毕竟,只有他们自己觉得好才是真的好。有时子女的好意反而促成了败局。如果我们真的爱父母,比起竭尽全力地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,倒不如多给他们一些自由。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,让他们自行料理早餐,选择是否去晨练,或者决定是否要买盆花草来陶冶情操,这样他们反而会感到更充实,也更有乐趣。子女倒不如拿出原本照顾父母生活起居的时间来陪他们聊聊天、说说话、散散步,有时心灵的空虚压到一切病痛。另外一方面,在给父母相对自由的生活的同时,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,比如在社区内参加一些培训班或兴趣小组,学学书法,扭扭秧歌,有时兴趣爱好能够令人容光焕发,同时还能结交一些年龄相仿、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
总之,在老人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目标,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,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,建立与“老”朋友们之间的友谊,最重要的,不要包办他们生活的全部,在生活当中给他们留一块“自有地”,使得他们能够转移注意力,这才是对父母真正的爱。

总结:老年人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间,也需要自由,子女希望给老人好的生活环境是好的,但是也不可以做的太过了,影响了父母与自己的关系则得不偿失。(文章原载于《大众健康》,作者:张薇薇,刊期:2012.08,版权归作者所有;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尽快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)。

(责任编辑:热点)

推荐文章
  • 校园群体心理疾病悄然蔓延

    校园群体心理疾病悄然蔓延 近年来,校园里与学习环境和生态环境有关的疾病在不断增多。诸如图书室综合征、集体宿舍综合征、电脑综合征、时尚流行过敏征、幻想综合征、烦恼综合征、黏膜刺激综合征等,其征状多有头昏、头痛、乏力、瘙痒、眼干、 ...[详细]
  • 职业倦怠来袭丧失工作热情 OL该如何自救

    职业倦怠来袭丧失工作热情 OL该如何自救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,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,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、困乏,甚至厌倦的心理,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,打不起精神,只是依仗着 一种惯性来工作,这被称作“职业倦怠症”,加拿大着名心理大师克 ...[详细]
  • 职场新人如何缓解生存压力

    职场新人如何缓解生存压力 学生离开学校,步入职场,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适应环境,如何职业化,从无意识职业人成为有意识职业人,不能只关注眼前的一份薪资,而要注重发展。“想着每天要去上班,我的双腿就像灌了铅一样,提不起来!”刚毕业的 ...[详细]
  • 精神紧张小心"过劳死" 别让压力干掉你

    精神紧张小心"过劳死" 别让压力干掉你 因为最近频繁的过劳死事件,我们又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压力对生活的影响。压力,对于一部分人来说,虽然是每天的关键词,尽管不爽但它们非常容易就会被排解掉;而对于另一部人来说,压力则可能带来冲突、损失或者病态的 ...[详细]
  • 女性更易神经衰弱 3招教你巧避免

    女性更易神经衰弱 3招教你巧避免 我们都知道女性普遍比男性更加敏感,而敏感很多时候随着时间发展会逐渐发展成为神经衰弱,那么神经衰弱有什么表现呢?出现神经衰弱的时候又能怎么样缓解呢?神经衰弱的表现1、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却总忘东忘西,出门忘 ...[详细]
  • 4个心理策略 转工作压力为动力

    4个心理策略 转工作压力为动力 繁重的压力让很多上班族变得麻木,对工作越来越没兴趣,甚至开始“混日子”。“你现在混日子,小心将来日子混你”,怎样才能找回激情飞扬的自己呢?教您几招心理学的压力管理策略。第一,“享受”挑战。不如意时,人 ...[详细]
  • 裸辞蚁族橡皮人 职场七宗罪

    裸辞蚁族橡皮人 职场七宗罪 “蚁族”——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,代表着年轻人,特别是高校毕业刚步入社会不久的职场新人们的一种典型生存状态。他们和蚂蚁有着相似的特点:高智、弱小、群居。各个城市的“蚁族”聚居人群数量都相当惊人。一 ...[详细]
  • 职业倦怠来袭丧失工作热情 OL该如何自救

    职业倦怠来袭丧失工作热情 OL该如何自救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,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,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、困乏,甚至厌倦的心理,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,打不起精神,只是依仗着 一种惯性来工作,这被称作“职业倦怠症”,加拿大着名心理大师克 ...[详细]
  • 荷兰科学家发现抑郁症患者更易患帕金森氏病

    荷兰科学家发现抑郁症患者更易患帕金森氏病 据荷兰一项长达25年的研究表明,抑郁症患者发展为帕金森氏病的危险比非患者大3倍。马斯特利赫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明天的《神经学》杂志neurology)上说,帕金森患者常会患抑郁,但这是第一个显示抑郁能先 ...[详细]
  • 中年男人减压需要遵守三个三

    中年男人减压需要遵守三个三 据12万人群的调查显示,幸福感最差的是35岁至40岁间的中年男人。另外,调查显示,中年白领的普遍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老10岁。“奔四男人”压力很大,主要来自于事业、家人、人际关系等危机。中年男人要减压, ...[详细]
热点阅读